书法资料
  • 对联艺术与书法艺术

    对联艺术和书法艺术都是建立在汉民族语言文字特殊性的基础之上,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因为对联主要是用书法的形式书写出来,悬之于廊间柱前、堂上壁间,使人既赏文字,又品书法,所以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正如《红楼梦》中写道:“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难生... 阅读全文>>
     2011/12/30 8:55:42
    标签:书法家 对联 
  • 书法作品力感表现:笔法线质

    力,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它是物体因重量与运动而生的物理单位。因为力量是生命的象征,其又被引伸为一种能够唤起人们审美愉悦的美感特征。举重、拳击、投掷……我们似乎更能从体育比赛中直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美感。艺术审美中对力的理解无疑也来自生活作品中所谓&ld... 阅读全文>>
     2011/12/30 8:44:20
  • 书法家胡秋萍和书友交流问答

     著名书法家胡秋萍日前做客中国书法网《对话名家》栏目,和书友在线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本版刊出对话摘要,以飨读者。        问:书法与写字的区别在哪儿?本人练习书法几年,进步不大,非常迷茫,感觉书法... 阅读全文>>
     2011/12/30 8:33:52
  • 书法墨韵和章法

       笔画语言是形状面积语言(当然还有质感),结构语言是局部空间语言,墨韵是色彩语言,章法是整体空间语言。  书法是黑白空间艺术,书法家饱醮浓墨在宣纸上作书,创造一个或一组或多组由一定的笔画、线条构成,具有一定的空间形象特色,同时具有一定的笔墨韵态的汉字形象,... 阅读全文>>
     2011/12/29 13:37:10
  • 沙孟海信札:几点书法学习的意见

    刘江同志:  各位想可回校,行万里路,收获一定很多。我因患膀胱癌来北京就首都医院诊治,估计暑假前不能回校,深为抱歉,鉴于此次全国书展于座谈会的倾向,书法篆刻应重视传统,这与我们平日主张是符合的,说明群众意见是正确的。现在我对五位同学(注:朱关田,王冬龄,祝遂之,邱振中,... 阅读全文>>
     2011/12/29 13:32:43
  • 金石味和笔墨味在书法创作和赏析中的运用

    本文写作的起因是笔者在参加笔者所在地书协每月一次的观摩研讨论会上因为一件隶书作品的不同赏析所发生的争论。多数人认为那件作品没有“金石味”,因而评价较低。我的意见则相反,现述诸文字以求教于方家和读者。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 阅读全文>>
     2011/12/29 13:26:43
    标签:书法 美学 
  • 书画落款盖印章36忌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3、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 阅读全文>>
     2011/12/27 14:36:22
    标签:国画 横幅 印章 
  • 白蕉书法十讲

    白焦(1907-1969),原姓何,名馥,号旭初上海松江人。曾在上海美专任教,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秘书室副主任,善书法,画兰草。       出身于书香门第,才情横溢,为海上才子,诗书画印皆允称一代,但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 阅读全文>>
     2011/12/26 13:16:05
  • 书法展览当代书法创作目的和观念的变异

    中国书法在结束了“依附(非纸)时期”进入“纸时期” ①以来,其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是书法艺术创作审美自觉意识的深化和升华。这种内在动力又与书法家的天赋、性情、功力、学养等因素构成互动,共同推动书法艺术创作的前进。而创作幅式的翻新变化是... 阅读全文>>
     2011/12/23 15:16:15
  • 书法秘诀:初要专一,次要广大,三要脱化

    凡欲学书之人,工夫分作三段,初要专一,次要广大,三要脱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初取古人之大家,一人以为宗主。门庭一立,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相似,使人望之便知是此种法嫡,纵有谏我、谤我,我不为之稍动,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不能合辙者,此际如触墙壁,全无入路。他人到此,每每退... 阅读全文>>
     2011/12/23 15:09:27
    标签:书法 书法秘诀 
  • 草书是书法艺术最高表现形式吗?

    行草书这一概念,一直以来被普通使用着。刘熙载就说:'行,固草之属也。’近代以来有人对行草进行了区分。如张宗祥就质疑行草'何得合一炉而冶之’。米芾行书震烁千古,草书却不能大成,也可以证明行、草书的创作规范是不同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 阅读全文>>
     2011/12/22 10:52:04
    标签:艺术 书法家 草书 
  • 书法创作注意事项

    从全国首届草书大展评审现场归来,联系到多次参加评审工作所发现的书法创作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觉得有必要说来与广大书友共酌。匆匆忙忙,未及细想,只罗列出条目,供读者参考。   1、文意不宜。主题性创作时不注意选书切合主题的诗文。例如,参加国庆节的书展,写的是杜... 阅读全文>>
     2011/12/22 10:48:45
  • 书法培训授课讲稿:石鼓文

    一  石鼓文分析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石上的篆书,故得名。鼓的直径约二尺,文字刻于石鼓中间部分,其文内容为四言韵文,记述秦国君游猎之事,故又名“猎碣”。直至唐初,石鼓一直被委弃于陕西陈仓之野(今陕西凤翔一带),故有... 阅读全文>>
     2011/12/16 20:44:09
  • 书法修养主体精神世界的陶冶

    书法能够表现人,不仅表现此刻整个的人,还可以表现一个人整个的一生。  接下来的问题是,是不是所有人的表现都具有同样的意义和价值?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的价值决定了作品的价值。让我们暂时把技术问题放在一边,假设面对的是同样的技术水平和不同精神生活水平的人,而决定人的精神生活水平的,人... 阅读全文>>
     2011/12/15 19:40:32
  • 书法家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趋于"边缘化"

    中国书法如果不能走出“高技能,低审美”的误区,就不可能摆脱被边缘化的境地,也不可能赢得未来。近日,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评委刘一闻从广西参加评选回来对记者发此感慨。  素质下降 地位边缘    “如今书法家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趋于'边缘化... 阅读全文>>
     2011/12/8 14:26:03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