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
  • 书法与人生

        书法创作是技法、情感、个性的混合体,是书法家思想、意趣、学养等方面的彰显。偏工易就,尽善难求,一个人格鄙俗、精神境界平庸而又了无思想的人断不能进行书法创作。书法在我们民族数千年的文化遗产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赋予追求她的人虚静、笃恭、至思、... 阅读全文>>
     2010/9/28 14:50:39
    标签:人生 书法 
  • 书法艺术欣赏浅论

    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艺术欣赏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何欣赏书法艺术,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有的人把书法艺术欣赏描绘得玄妙异常,高深莫测,似乎是少数专家的事。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前人早已对怎样欣赏书法艺术作过不少论述,只不过有的阐述过于陈旧,用词又很生晦抽象,令人看了“... 阅读全文>>
     2010/9/28 14:47:33
  • 禅意化境

    宗白华说,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宗 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美学散步》69页)。  唐代王维,曾被明... 阅读全文>>
     2010/9/28 13:28:43
    标签:中国绘画 禅意 
  • 赵朴初与沈尹默、林散之的两段书法缘

    赵朴初先生(1907—2000)安徽太湖人,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宗教活动家、书法家。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酷爱诗词及书法,早年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长期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1952年发起并组建中国佛教协会,并一直担任协会的领导工作。1992年起任西... 阅读全文>>
     2010/9/27 19:04:44
  •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中国艺术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传统和精神,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它从世界艺术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同时又给世界艺术以影响,为西方艺术家所推崇。看一看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他们和探险家们的论述就十分清楚了。毕加索、马... 阅读全文>>
     2010/9/27 14:33:27
  • 周汝昌谈书法

    中国人爱字中国人爱字,是民族的天性。老百姓也知道珍重字迹。农民父老不识字,过年也讲究贴大红“年对”,还得找位会写的,不肯“凑合”。现今人更不知的:当初时常可见贴着“敬惜字纸”的“告... 阅读全文>>
     2010/9/19 9:25:53
  • 印章历史及种类

    1.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不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q... 阅读全文>>
     2010/9/17 8:44:54
    标签:种类 印章 
  • 中国画中的名人字画怎么挂

    中国画有一个挂的问题。挂画者,用画也。画挂在哪里,也是一门学问。二十多年前,我去考察刚刚落成的北京香山饭店,住了几天,我看到这里的客房布置都是名家手笔。然而画一只大老虎张口对着豪华的双人床,总是让人不安的。以往,首都的大建筑里曾挂过不少名人字画,然而许多大堂有它非常厚重的... 阅读全文>>
     2010/9/17 8:43:06
  • 中国画题画的学问

    西洋画画满,中国画留空。中国画的空白引出了题中国画的能力和学问,使中国画成为诗 或文 、书、画、印四者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不管如何综合,有一个原则不能变,即必须以画为主,否则不啻中国画的异化。  清钱杜《松壶画忆》:“画之款识,唐人只是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 阅读全文>>
     2010/9/17 8:41:53
    标签:题画 款题 
  • 书法作品提款、落款常识

     一幅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一副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谈到的章法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阅读全文>>
     2010/9/11 17:15:39
  • 书画鉴定家徐邦达

    故宫博物院的徐邦达先生,是海内外有数的书画鉴定大家,被收藏界奉为宗师。但他之所长,并不只在鉴定古今笔墨,其自身也工于翰墨丹青。说来也奇,我与徐老之结识,既非由于鉴定,也不是求索墨宝,而是诗词唱和之缘。这怕是一般人很难“想”而“见&rdquo... 阅读全文>>
     2010/8/30 6:36:38
  • 孙过庭《书谱》全文及释文

    孙过庭《书谱》全文及释文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徐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 阅读全文>>
     2010/8/28 16:30:53
  • 佛教对书法艺术的保存与传播

    佛教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靠佛教经典,因此弘扬佛法,离不开写经与抄经。最早的写本佛经,多数是由佛教徒和在家居士发愿写的,主要发自一种宗教的虔诚,一则是因为以书写佛典,流传于世,具有极大的功德,这是一件自利利他的事。’再则是因为佛教要求佛徒通“五明&rdqu... 阅读全文>>
     2010/8/28 16:27:00
  • 书画作品用印谈

    在我国,书法绘画作者作品完成之后,都要或多或少在作品上钤盖几枚印章,尤其是近代书画家,几乎人人都有不少印章。在人们心目中,甚至已到无章不成书,无章不成画的地步了。小小印章,尤其是闲文印,虽是方寸之地,但往往成了书画作者们施展艺术才华的广阔天地,通过用印,作者不仅可以表达艺术观点,... 阅读全文>>
     2010/8/28 16:26:09
    标签:书画用印 
  • 书法的审美标准

     古人评书法有这样的话:“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书法创作同绘画一样追求“形神兼备”。自然,书法欣赏也应该把“形神兼备”作为书法艺术美的重要标准。所谓“形”,指... 阅读全文>>
     2010/8/28 16:23:40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