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资料 > 理论知识
+

中国书法文化(4)

2011/7/25    作者:书法欣赏    来源:yac8.com    阅读:24083


第四章 青铜的祭语——金文

    第一节金文概述    

在我国考古学上,青铜器主要指的是夏、商、周三代用铜锡合金铸成的器物。当时,许多青铜器上都有铭文,最初人们把它叫做钟鼎文,后来觉得这个名称不能概括钟鼎文以外的其他器物上的铭文,于是又改称金文,表示刻铸在所有金属上的文字。因此,金文可谓是甲骨文的继承和发展。其产生于殷商时期,兴盛于西周,主要内容包括祭祀典礼、征伐记功、赏赐锡命、训诰臣下和颂扬先祖等方面,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等各个领域,为后人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引起了史学家的高度重视。同时,金文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点画和结构形态,往往同它的物质载体一起,产生一种震慑人心的历史韵味和气量,不仅填补了商周时代书法历史的空白,成为书法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对象,而且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临摹和取法的对象。

    从现在发掘的材料和传世品来看:金文在秦汉以前最多,最早的是在商代。西周金文大多出于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原和丰镐,以及陕西宝鸡、临潼、长安等地。自西汉神爵四年的尸臣鼎首次出土以来,往后各地又陆续出土了大量珍品。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的青铜器如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利簋、大克鼎、小克鼎、墙盘等均为重器。每件重器都视为国宝,价值连城。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见到的铸有铭文的青铜器就有4000件以上,因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而被视为瑰宝。绝大多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等。

第二节金文的特征与风格

  根据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金文的特征与风格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金文—散氏盘(部分)    

一是殷商时期。商代的金文一般较简短,只有一两个或十个字左右。如“父乙”、“父丁”等主要是人名,大多数是氏族名、人名、被祭祀的祖先名、器名、制造人的名字以及族徽等。商代的金文中有不少象形文字,种类较多,大多数是动物,如马、虎、鸟、鱼、象、猪、狗,也有兵器、家室、舟车、亚形、山形、子孙等各种形象。这是商代金文特有的现象。这些象形字较甲骨文更原始而写实,可以说是金文中较古老的字体。这个时期铭文的字体均端严不苟,其款识笔划锋锐、气魄雄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戌嗣子鼎》、《司母辛鼎》等,虽字少却独具风格,有的朴拙凝重,有的流畅瘦劲,开启了西周金文的先河。

二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金文有了较大发展,由于西周礼器极盛,因而留存于世的金文数量十分可观。从风格上来说,西周前期的金文以朴茂凝重、瑰丽沉雄为主要特征,起讫多不露锋,笔画遒劲峻拔,整体上体现出线与块面结合的形式美。到了西周中期,金文的风格由朴茂沉雄变为典雅平和,用笔柔和酣畅、笔画圆浑,但是装饰意味趋弱、用笔意蕴增强、行款布局疏朗自如。西周晚期,金文趋于成熟,笔画由初期的肥瘦悬殊趋于统一,字形更加自由,风格也呈现多样化,显示了大篆成熟时期的风格特征。这一时期著名的重器有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小克鼎等。总的来说,这个时期金文的字体一般较为均衡,笔划圆匀,起笔、收笔、转换都为圆笔,故笔划整齐而凝重。

    三是东周时期,也是金文的式微时期。这个时期刻款渐多,铸款的笔划瘦。所以,此时的金文很优美,比西周的文字字体稍短而多变化。引人注目的是,金文中出现鸟书,主要用于兵器的纹饰。同时,这时的铭文除记名外,还在其后面加有“子子孙孙其永宝”等祝辞。

    四是秦汉以后,也是金文的结束时期。金文的款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与以前的铭文不同。秦始皇统一天下,废除封建割据,宫廷的彝器逐渐消失,青铜彝器的制造从此宣告停止。现留下来的秦代金属器上的铭文,以度量衡为主,主要的铭文大多是关于度量衡标准化的记载。至于汉代金文中,大多为铸器人的名字、年代、器具本身的大小等,还有一些吉祥的语言等等。

    第三节金文与甲骨文的区别    

金文与甲骨文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从文字的进化程度来看,甲骨文象形味重、字形繁复,金文则比较简单。此外,甲骨文象形字的笔画随意增省,异体特多,金文则比较一致。从使用工具上看,甲骨文用刀契刻在龟甲和动物的骨头上,笔画很细,不可能出现墨团类的肥笔,需要填实的部分一般改用勾廓;转折也很难圆转自如,一般只有重新起笔,才能写成方折的形体。而且,因刻字有进刀和收刀,所以线条比较尖细、直挺。而金文主要用范模浇注,即使笔画写得很细,浇注出来也会成倍地变粗,并出现肥笔,转折处也过度圆浑、不带棱角,线条又粗又圆、结体浑厚。

由此看出,材料、工具和刻铸方法的不同,决定了金文与甲骨文书法风格的大致区别。

第五章 石书的经典——石鼓文(1

第一节石鼓文的产生与发展     

唐朝初期,人们在现在陕西凤翔发现了十块既像馒头、又像大鼓的大石头,当时把它叫做石鼓。这些石头的周围刻着四字一句的诗,记载着统治者打猎、游玩的情景。其实,石鼓文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系文字继承了西周金文的书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划时代优秀作品——石鼓文,也称猎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无具体年月。

 所以,石鼓文的刻石年代自唐宋以来就众说不一,有人说刻于周初,也有人说刻于后周等。唐人韦应物和韩愈的《石鼓歌》都认为其是周宣王时期的刻石。宋人欧阳修的《石鼓跋尾》虽设了三个疑点,但还是认为属周宣王时史籀所作。宋人郑樵的《通志略》则认为石鼓系先秦之物,作于惠文王之后、秦始皇之前。近人罗振玉的《石鼓文考释》和马叙伦的《石鼓文疏记》都认为它是秦文公时物,与韦、韩说法出入不大,只相差17年。可见,对石鼓文时代问题的认识趋于统一,皆认为是战国间秦刻石。但关于其究竟是秦文公,还是秦穆公、秦哀公或秦献公时的呢?仍是众说纷纭。唐兰先生根据当时的刻铭、语汇、文学、文字和书法的发展,论证了石鼓的制作是在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郭沫若则根据各种科学论证,断定了石鼓为秦襄公受封建国的纪功之作。1978年陕西宝鸡发现“秦公钟”五件、“秦公搏”三件,其中一件秦公钟的铭文有明确世系,澄清了“十又二公”的疑案,应从襄公算起。这进一步间接证实了“石鼓”是先秦初期之物。

历史进程到战国时期,铜器的铭文作为记载的用途,已不能适应人们思想活动和频繁交往的需要,再加上金属器物面积过小以及其他种种限制,如铜器上刻字艰难等,无法广泛地使用。而且,当时铁器普遍使用,简册也很流行,这一切都意味着青铜器时代的终结,石刻代替了铭文。由于石刻应用方便,自然得到一定发展,目前发现我国最早的石刻就是石鼓文。因为石鼓文的字体与《说文解字》里的籀文很相近,所以文字学家一般把石鼓文和籀文看作同一时代、同一地区的文字。籀文、石鼓文所代表的字体,过去一般统称为大篆。

石鼓于唐代初出土于天兴三畴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三畴原),以后被迁入凤翔孔庙。五代战乱,石鼓散落民间,至宋代几经周折终又收齐,放置于凤翔学府。宋徽宗素有金石之癖,尤其喜欢石鼓,于大观二年(1108年)将其迁到汴京国学,用金符字嵌起来。后因宋金战争,复迁石鼓于临安(今杭州)。金兵进入汴京后见到石鼓,以为是“奇物”,将其运回燕京(今北京)。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为了更好地保护原鼓,曾令人仿刻了十鼓,放置于辟雍大学内。现仿石鼓文1

鼓在北京国子监,其形状与刻字部位和原石鼓有不少差别。    

此后,石鼓又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防止国宝被日寇掠走,由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主持,将石鼓迁到江南,抗战胜利后又运回北京,1956年在北京故宫展出,使广大观众一饱眼福。由于年代久远,上边的许多字已经看不清了,现在能辨清的只有300多字。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故在文学、诗歌、书法等方面都受到历代学者们的珍爱和推崇。如唐代大书论家张怀灌在《书断》中赞美说:“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直至清末大书论家康有为称石鼓文“如金细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载,自有奇彩”。的确,如历来的评论家所形容和赞美的那样,石鼓文雄强浑厚、朴茂自然,其书法价值可与甲骨文、金文相媲美,历来被书家们取法借鉴。它不但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还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石鼓文的特征    

石鼓文世称“石刻之祖”,记载了秦国国君游猎的十首四言诗,也称“猎碣”。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从书法上看,石鼓文上承《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铜器,铭文盖十行,器五行,计121字。其书为石鼓、秦篆的先声,字行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确有秦朝那股强悍的霸主气势)法则,但更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古茂雄秀、冠绝古今。而且,其用笔首尾圆合、粗细一致,中锋用笔力含其中。

字比小篆略短些,近乎方形。字距行距既有规矩又有变化,笔画错落有致,不像小篆那样规整、对称,而是以多姿态的形式保持了一定的均衡,并有金文的传统,秀气而不呆板、纤弱。石鼓文的字里行间已找不到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线条组成的抽象符号,其艺术魅力完全体现在按照一定的笔法写出来的古朴、自然、雄厚、流畅的美中,显出一种成熟艺术的别具匠心。所以,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是由大篆向小篆演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又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流传于世的最著名的石鼓文拓本有明代安国藏的《先锋》、《中权》、《后劲》等北宋拓本,现存于日本。

    附:现存最早的石刻作品    

我国古代除了竹木和纸书之外,还有石刻的书籍。墨子书里就几次说道“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见,刻石纪事古已有之。现存最早的石刻作品当属东周初年秦国的石鼓,一共有十个,每鼓直径约三尺有余,上刻有篆书四

    石鼓文2     言诗,其一曰:“吾车既工,吾马既同,吾车既好,吾马既室。”    

这一举世闻名的国宝,自刻成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中间经过汉魏六朝时期,文献上没有什么记载,被默默无闻地委置在西北高原的泥土之中。直到唐、宋两代,得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书法家的品鉴及一些诗文大家的誉扬,才为世人所重视。当时石刻传拓的方法已经盛行,韦应物的《石鼓歌》云:“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不过唐拓石鼓文今天已不可见,留传至今最早的是宋拓本。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