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王书法
王羲之草书《适太常帖》版本七种
王羲之草书欣赏《适太常帖》版本七种;又名《太常司州帖》5行,41字。《右年书记》著录。入刻《淳化阁帖》等。释文:适太常、司州、领军诸人廿五、六书,皆佳。司州以为平复,此庆庆可言。余亲亲皆佳。大奴以还吴也,冀或见之。(《右军书记》‘庆庆’为‘庆之’)... 阅读全文>>2013/5/2 6:30:20标签:王羲之草书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玉版石拓对照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玉版石拓对照本《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传世的小楷名作。《洛神赋》乃三国曹植的散文名篇,王献之喜书此赋,但仅留传从“嬉”字至“飞”字共13行,计250余字。据说,其墨迹在宋代有两本,即晋麻笺本和唐硬黄纸本。其中唐硬黄纸本有唐代书家柳公权的题跋,至元赵孟頫则认为... 阅读全文>>2013/4/29 17:37:05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拓本
王献之小楷欣赏《洛神赋十三行》无锡博物馆藏拓本王献之小楷书曹植的《洛神赋》,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为《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与文章内涵极为和谐,这件佳作被后人誉为“小楷之极则”,清杨宾《铁函斋... 阅读全文>>2013/4/29 17:36:58王羲之草书《雨后帖》(古人临写)
王羲之《雨后帖》,25.7×14.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该帖为五行草书尺牍,末款“羲之”,铃有“世南”、“贞观”二墨印,又有“志东奇玩”、“四代相印”、“绍兴”小玺及清内府请藏印。所以鉴为伪书,一是此帖不见于古刻丛帖中,又没有元以前的题识、记载。清初吴其贞《书画记》说此帖:“... 阅读全文>>2013/3/24 17:19:54王羲之草书作品《知欲东帖》
王羲之草书作品《知欲东帖》,3行,21字。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判为伪帖。王澍云:“《知欲東帖》與上《適得書》,同是一手偽作。後面《差涼》、《奉對》、《汝不》等帖皆同。雖筆較清拔,要之皆偽作也!”此帖收刻于《大观帖》、《绛帖》《淳化阁帖》。释文:知欲东,先期共至谢吴处。云何欲行... 阅读全文>>2013/3/22 6:25:21标签:王羲之草书王羲之草书欣赏《择药帖》
王羲之草书欣赏《择药帖》拓本三种,4行,44字。《淳化阁帖》、《二王帖》、《宝晋斋帖》亦收刻。《大观帖》作四行,不同於他帖。帖末“谢二侯”三字,若非他帖文字误刻於此,则当是此函收件人的称谓,《右军书记》亦有载,难详何人。帖文大意为:乡里人采药,有人发梦得到此药,您难道不识吗?说是... 阅读全文>>2013/3/14 6:36:48标签:王羲之草书王羲之行草书法《追寻帖》四种大图
王羲之行草书法欣赏《追寻帖》四种拓本大图,11行,103字。《右军书记》著录此帖全文。在王羲之尺牍中,字数逾百,所陈事状、心绪如此详备,属少见之例。第七行“哭”字,有作“失”字者,《快雪堂帖》则刻为“尖”字,第十行“酸塞”之“酸”字,有释为“毁”。王羲之于帖中流露出“垂尽之年”的... 阅读全文>>2013/3/6 6:09:47王羲之草书欣赏《阮公帖》
王羲之草书书法欣赏《阮公帖》7行,54字。入刻《淳化阁帖》等。释文:阮公故尔,可忧。时放恕大事,今令速言。阿万守笃,大灸不得力,而从事以至,甚无计。自必出,唯须小佳。铁石今出求救,足下可复助。旦令得通。... 阅读全文>>2013/3/2 6:24:58王献之书法《送梨帖》
王献之书法《送梨帖》曾入清内府,为《三希堂法帖》摹刻。此帖草法凝重秀健而有法度。释文:“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 阅读全文>>2013/2/17 20:41:23标签:王献之书法王羲之草书欣赏《散势帖》
王羲之草书欣赏《散势帖》又称《足下散势帖》,4行,34字。《澄清堂帖》亦收刻。释文:知足下散勢小差,此慰無以為喻,云氣力故爾,復以灼(胡)〔悒〕怛,想散患得差,餘當以漸消息耳。此帖大意为:得知您散势稍见好转,这对我的安慰用不着多说,说是气力使然,又使我焦灼忧虑。想必散发引起的疾患... 阅读全文>>2013/2/8 19:58:28王羲之草书摹本《大报帖》
王羲之《大报帖》(摹本),25.7×10.1厘米。三行二十四字;日本私人藏。帖文(繁体):便大報,期轉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2013年1月8日清晨,日本NHK电视台宣称发现中国“书圣”王羲之作品的唐代双钩精摹本,并将其称为“世纪新发现”。据报道,摹本写在... 阅读全文>>2013/1/31 7:03:57
161718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