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资料 > 理论知识
+

当代作家书法漫议(2)

2012/1/19    作者:yac8.com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2229

    
  名人字:

  作家书法市场化的社会学理由

  正当书法市场日渐成熟的时候,李凖撒手人寰,不无遗憾地离开了我们。刘征以书遣性,以诗达情,一本《刘征诗书画》集,不仅令文坛瞠目,就连书界宿老沈鹏、欧阳中石也撰文称颂。

  收藏热的持续升温,书法市场价值的迅速提高,社会对作家书法的喜爱,使得越来越多的作家提笔习字,试图续写作家书法的往日辉煌。据不完全统计,作家中享有书名的还有近百人,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唐达成、汪曾祺、贺敬之、张贤亮、舒乙、贾平凹、赵丽宏、熊召政、朱向前、何申、马识途、陈世旭、汪国真等人。唐达成、汪曾祺辞世,贺敬之、贾平凹、马识途、舒乙、汪国真等,开始执作家书法之牛耳,倍受推崇,甚至形成了较好的市场价值。贾平凹在大庭广众标出书法润格,其经济收入可以与写作的收入等量齐观。马识途的题字遍布成都的大街小巷,其势头不在职业书法家之下。汪国真之“墨宝”,常常刻石于风景名胜,自己也投入大量精力,摆弄笔墨,渴求诗人以外的另一种荣耀。贺敬之与舒乙的身份比较特殊,前者曾官至中宣部副部长、国家文化部代部长,又是家喻户晓的著名诗人。后者是老舍之子,著名文学活动家、作家,常有惊世骇俗之论见于报端,社会影响较大。因此,种种附加在他们身上的另外一种价值符号,无形中扩大了他们的书法价值。

  可是,研究当代作家书法,我们遗憾地发现,以往与传统有着血缘关系的文人字已经变异成缺少文化根基的名人字,其中的差异在于当代作家不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特性,没有投入一定的时间深入临帖,写字的艺术感觉和技巧停留在粗浅的感知层面,因此,他们的字迹就变得单调、随意,缺少文化根据,没有章法、意境可言。唯一可以称道的,就是其中的趣味性。这是由于作家文学修养、人生阅历客观带来的一种艺术情调。

  李凖、刘征以后的作家书法,很难称其为书法,以名人字替代似乎更具有合理性。贺敬之的草书漫无边际,不遵守传统草法,单字的结构多有商榷之处,信手写来,仅气韵可言。贾平凹的书法稍好一些,含蓄,趣味性强,略有文人字的端倪。可是,因作者笔法过于雷同,使书作风格千篇一律,难以承受读者的反复阅读。笔者翻过《贾平凹书法集》,一本厚厚的集子,收有贾平凹近百幅作品,可是,读几页就没有兴趣继续翻下去,那种极其相似的对联、少字条幅,实在缺少书法艺术丰富的内涵,难以让人产生艺术欣赏的愉悦。马识途擅隶书,他亲自对我讲述过学书的经历。这位品性高尚的老人,不断强调自己的书法“没有功夫”。他早年参加革命,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公务缠身,又写小说,没有更多的时间临古人的字帖,一直视书法为业余爱好。马识途所说是谦虚,也是事实。从他的书作可以看出来,他临过汉碑,只是没有正确掌握隶书的笔法,导致书作线条的软弱。汪国真因自己诗歌的通俗易懂,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汪国真热”,成为诗歌领域的一大品牌。知天命的汪国真也许写不出小花小草式的小诗,开始以书法问世,广开财路。可是,汪国真中年习书,难以破解传统书法的真实涵义,费九牛二虎之力涂抹的草书不脱俗格。

  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作家书法家,为什么能够产生较好的市场价值,其市场化的社会学理由究竟是什么?原因并不复杂,首先他们是文学名人。文学与书法有着历史性的文化联系,作家写字,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行为,自然产生一种人文的魅力。另外,书法是人格化较强的一门艺术,文学名人写字,容易得到社会的广泛接受,并形成普遍认同的商业价值。第三,名人是一个重要品牌。作家们以文章为自己赢得了大量读者,现代传媒又不断提升作家的世俗影响,为他们书法的市场推广营造了舆论的空间。

  作家书法的市场价值,不等于说作家书法的成熟。名人字与书法传统的分裂,书写过程的信马由缰,直接影响了作家书法的艺术质量。仅凭作家的社会地位和文学成就,也难以保持作家书法的文化意义。文人字最后让位于名人字,这是中国文化一次悲惨的牺牲。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