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资料 > 理论知识
+

说草书:章草、今草和狂草

2011/11/26    作者:翁闿运    来源:书法欣赏    阅读:8911

说草书--草书分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盛行于两汉至西晋,由于章草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简札簿书,不书碑刻石,因而书迹罕传。唐人假托西晋索靖书《月仪帖》,及王羲之《奴帖》,明人所刻《皇象书急就章》中的章草,其实都是把今草字体,去其上下字之间连绵顾盼的笔势,加上笔势波磔而成,是后人所作的章草。直至近代,埋藏地下的两汉魏晋竹木简册,不断发现。当时通用的章草字迹,始再现于世。从中可以看出,章草是草隶的发展,是进一步化成今草的过渡字体。初期的章草,不过在原有的草隶基础上,略微参入使转笔画,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章草。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汉兴,有草书。”就是指这种行将发展成章草的草隶。章草字体的成熟和登上艺术高峰,见于《公辅》一简。罗振玉在《流沙坠简考释》中考定此简书于始建国五年(公元一三年),当时西汉之末,王莽执政执政期间。并云:“此简章草精绝,虽寥寥不及二十字,然使过江十纸(指张芝书)犹在人间,不足贵也。”下及东汉西晋与隋朝人所书章草书迹,本丛帖要选印,使初学者略窥各阶段章草字体之变,和它进而发展为今草的过程。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史孝山出师颂》。黄庭坚赞为:“笔短意长”。前人有附会此书出于西晋索靖。宋米友仁定为“隋贤书”,是较可靠的。此颂临古,属后期的章草,隶书笔法全淹,使转圆熟,已与王羲之今草《十七帖》渐渐接近。

一般所称草书字体,即指今草。此体盛行于东晋。故流传王羲之的书迹,多数是草书。如《十七帖》和宋人刻入《淳化阁帖》、《大观帖》等丛帖子内的王羲之草书,僧智永所书真草二体《千字文》中的草书,《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等都不能是此体。其特点比章草流畅,上下字间,可有牵丝顾盼,但不若狂草的连绵不绝。狂草起自唐张旭,是突破了原有今草的规范,运笔放纵连绵,专从艺术角度上尽情发挥。因此千变万化,引人瞩目。杜甫诗咏张旭狂草:“挥毫落纸如云烟”。当时其它诗人形容怀素狂草者有:“奔蛇走虺,骤雨旋风”、“轻烟淡古松,山开万仞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等句。狂草貌虽狂放,但其点画之间,必须每笔周到,具备坚实的正书基础。今传张旭的正书《郎官石记》应规合矩,大似王羲之《黄庭经》。黄庭坚赞为“唐人正书,无出其右。”黄氏特长狂草,所书《花气诗帖》,作草如真。《李太白旧游诗卷》最为奇崛多变,细察其运笔回环提按,到处分明,绝无草率不周之病。这些地方,都是学草者应该着重注意的。怎样学习草书--任何一种文字处理的产生,无不为了实用,因而文字首先要使人能认识。草书字体是在汉字的实用中,力求书写便捷而形成,其目的仍不脱离实用。如果单求书写便捷,任笔为体,破坏了草书字体的约定俗成的规范,甚至连自己写的字,事后好不能辩认,抛弃了书法艺术凭藉文字而生存的基础,则这种书迹,既无实用价值,亦根本谈不上书法艺术。因而学草书,必须在草书字体的结构----草法上,下一番功夫。

前人为了使学者辩识草书,防止随意乱造,自汉代起,即有将蒙童必读的字书,写成正草两体,以示规范。如在西北发现的西晋前人书《急就章》殘纸,就以早期的真书与章草两体分段书写。至萧梁以后,把周兴嗣次韵的《千字文》作为蒙童识字之书,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曾写《真草千字文》,两体对照,为初学草书的范本。此帖今传有唐人临墨迹本及西安石刻本。从此入门,可进而学习王羲之其它草书与《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等。

《孙过庭书谱》:“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是写好任何一种草书的基本原则。怀素以狂草擅长,所书《苦荀帖》虽寥寥两行十四字,其点画,无不周到,中锋运笔,呈立体感;其点画和纤丝,重轻分明,毫不紊乱。狂草最忌狂乱不羁,故学狂草者,必先从今草入手,使行笔留得住、提得起、按得下,进而吸收狂草结字布置多变之意,心手相应,自能写出合度的狂草。

章草是草隶的发展,是形成今草的过渡字体。汉晋人手书的章草真迹极少,只可在简牍殘纸中探其遗。上述《公辅汉简》,乃艺术高超成熟的早期章草,实不多见。西陲出士汉晋残纸中《济白》一纸,深合《孙过庭书谱》所称“章务简而便”的艺术要求。它波磔全消,是后期成熟的章草。与《隋贤出师颂》颂先后相继。学章草者,可从《出师颂》入手,上推残纸与汉晋简牍。其次可参考《松江本急就章》及赵孟俯、宋克等后人所书章草,求其古不乖今。写行书、草书的执笔法

执笔方法正书中述之已详。但书写不同的字体,执笔高低,应有所区别。篆书、隶书、正书字字分开,笔可断而复起。行书与章草,先后笔画,与上下字之间,连绵顾盼,一气呵成,不容停顿。而在连绵之中,又要求点画与往来牵丝,轻重绝然分明。所以在运笔时,不掌握使笔锋能随时作大幅度起落的技能,就难以做到。故作行书、草书,除具备悬腕工夫外,执管应比正书为高,才能发挥协助运腕的作用。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