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碑帖
唐高宗李治书法行书《李勋碑》
唐高宗李治书法行书欣赏《赠太尉英贞武公李劾碑》又称《李勋碑》,镌于仪凤二年(677年)在陕西礼泉县,为昭陵陪葬碑之一。高宗(李治)撰并书。30行,行约90余字。首题:“大唐故司空太子太师上柱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英贞武公李公之碑”。碑下截磨灭,存者约十之六七。唐高宗李治(628—68... 阅读全文>>2013/3/5 18:33:05李邕书法欣赏《久别帖》(宋拓)
李邕书法欣赏《久别帖》(宋拓)释文:“久别,怀仰增深,即日奉。惟动静安胜。邕,此不足言,,言儿至彼多日。何时可令还家?谨状,五月四日。李邕。”... 阅读全文>>2013/3/1 7:06:21彦修书法欣赏《草书帖》拓本
五代后梁彦修书法欣赏《草书帖》拓本,高124cm,宽56cm。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原石竖方形,两面分三截刻。草书内容为《寄边衣诗》和《入洛诗》,碑阴下段一并摹刻有张旭《肚痛帖》。彦修,生卒年不详,后梁乾化时人。善草书,惜名不得传。草书遒劲酣畅,狂态逼人,颇得张旭笔法,但也有“粗”、... 阅读全文>>2013/2/25 6:53:28褚遂良书法作品欣赏《文皇哀册》
唐代褚遂良书法作品欣赏《文皇哀册》。放大书法图片12张。《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大书画家米芾也用最美的词句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阅读全文>>2013/2/17 20:28:06褚遂良楷书《伊阙佛龛之碑》
褚遂良楷书欣赏《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本... 阅读全文>>2013/2/17 13:02:11怀素传世书法《贫道帖》
怀素传世书法欣赏《贫道帖》草书图片2张怀素为后人留下的不只是书法艺术,还有他勤学苦练的轶话。传说他早岁家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用芭蕉叶来练字。“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刻苦的精神由此可见。他学书写坏了的破笔,弃之山下,用土... 阅读全文>>2013/2/15 7:01:53鲜于枢草书诗札欣赏《乱泉飞下》
鲜于枢草书诗札欣赏《乱泉飞下》书法图片2张释文:乱泉飞下翠屏中。似共真珠巧缀同。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天遥听水兼风。虽无书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每向暑天来往见。拟将仙子隔房栊。鲜于枢书。... 阅读全文>>2013/2/10 9:33:42怀素传世书迹《冬熟帖》
怀素传世经典书迹《冬熟帖》2种;书法图片3张。怀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怀素,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於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家草法混乱缺漏相比,实在高明得多... 阅读全文>>2013/2/4 18:52:35怀素传世墨迹草书《苦笋帖》
怀素草书欣赏《苦笋帖》,绢本。纵25.1厘米,横12厘米。正文仅2行,共14字。是怀素传世墨迹法书中的精品。 怀素《苦筍帖》书法俊秀,墨彩如新,草、行间出,蕴真于草,笔法精妙,用笔圆转灵动,藏正于奇,笔势左揖右让,疏密有致。兴到笔运,如骤雨旋风,圆转飞动,虽变化而法度具备;书风丰... 阅读全文>>2013/2/3 8:36:33怀素草书《藏真帖》和《律公帖》
唐释怀素草书欣赏《藏真帖》和《律公帖》,纵140厘米,横49厘米,现存陕西西安碑林。《藏真帖》五十六字,释文为:“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州,所恨不与张颠长史相识,近于洛下,偶逢颜尚书真卿自云,颇传长史笔法,闻斯法,若有所得也。”《律公帖》分为二段,一为二十五字,释文为:“... 阅读全文>>2013/2/1 19:38:45
616263656667